新型冠状病毒已经肆虐已久,整个社会似乎按下了“暂停键”,甚至“后退键”,社会的一切都在沉寂中持续着,冰冷的机器不再转动,空旷的广场没有一个人影,虽然冬天已经慢慢过去,但一切显得那么冰冷。
对于幼儿而言,孩子、老师、家长在疫情之中,除了做好自身防护,保障学习是最大的事情。小学生、中学生们忙着听网课、做作业,没有老师的当面指导,他们满脸疑惑;家长忙着做后勤工作,时常在身边辅导孩子学习,他们也很疑惑,知识早已遗忘,他们究竟如何辅导?
但是,还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不需要长时间的听网课,不需要每天完成大量的作业,他们看起来脱离于网上课堂之外,他们似乎是这场疫情中最不知情的人,他们依然保持着天真快乐。家长不用过多的辅导和教学,陪着孩子玩耍本身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却面临着困难。
在传统教育中,幼儿的主体性地位经常被忽视,但在现代教学的今天,在疫情下的网络教学面前,我们必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发挥自身价值,重视幼儿的教学,与家长一起发现和挖掘孩子的特长和优点,不断深化、强化,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
因为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疫情在带给我们苦难的同时,同样给了我们一次尝试和磨砺,疫情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但对于教育来说只会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我们会把它当做未来教育的训练场,新时代教育创新的试金石。
这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视频教学的普及已经让每个人都可以无时无刻学习,所有的行业都搭载着“互联网+”的大船扬帆向前、快速推进。当然幼儿教学也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大步向前,但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次疫情面前我常常想,疫情过后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教育? 我觉得这是公平的、平等的教育,更是启蒙式、探寻式的教育。我们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一世,而学习可以。未来的教育是要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最近听得最多的就是“上网课”,抖音里随便那么一刷就可以看到各个地方的孩子们在山花烂漫的山坡上拿着手机听网课,可以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接收wifi学课程,没有老师在身边监督,也不会要求上自习,更不会因为不写作业罚站,上课睡觉不会被罚抄课文。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学习不能停止,教育更不能放弃。那么回到原点,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怎么样的教育。
正如杜威所说:“教育即生活”。幼儿教学,是教学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我们时刻肩负着责任和使命。我们必须挖掘儿童与生俱有的“潜能”,并在不断的鼓励和支持中激发这种潜能。
幼儿时期的孩子处于生命的初始阶段,任何事物对于他们都是新鲜的、奇特的。如今被人诟病的填鸭式教育,究其本质而言,就是未能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主性,未能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我最近看到新闻,说某初中生上学期间成绩不错,但在网上课堂中经常听不懂,满脸疑惑,课程结束后就对自己父母发火,导致父母下班后就躲在办公室里不愿回家面对自己的孩子。
你们看,这难道不是如今教育下让我们伤心的吗?孩子缺乏对挫折的抵抗能力,害怕面对困难和失败,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导致一旦没有老师在身边,一旦没有课下辅导班去答疑,就只能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当然,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作为孩子的领路人,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把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作为重点去培养与指导,我们在“漫长的假期中”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每周上一次视频主题活动,老师、幼儿、家长在通过视频连线进行教学和游戏,通过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家庭所具备的优质条件,充分调动起孩子乃至家长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家中的各种道具,寓教学于生活,寓教于乐。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让孩子真正做到在游戏中自己发现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而此时教师真正做到了教学引导者的角色。
此外,我们每天接龙报告健康情况,及时掌握孩子的健康状况,并及时提供给家长相应的防护措施。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的成长和学习,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每一位小朋友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格外关心的事情。因此,我们时刻都在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到底有没有发烧?是否有异常情况。
疫情期间我们会鼓励小朋友们运动、阅读打卡,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有的小朋友一直在坚持,运动打卡已经快50天了。有的小朋友在爸妈的引导下学会了抒写自己的名字,有的小朋友学会了看图讲故事,还有的小朋友已经开始在家学习认识一些新的字词。父母和孩子一起玩耍,在经过学习之后进行打卡活动,孩子体会到仪式感和成功感,孩子在这样的打卡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就更有做下去的积极性。
而且,在疫情之间,孩子们没有放弃学习,当然我也没有放弃学习,在家陪伴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认真学习集团及园所组织的线上学习活动,学习新的教学思维,为疫情过后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疫情之下,实在有太多的难过。作为幼师的我,同样是一位孩子的妈妈,我经常思考,未来我应该怎样去引导我的孩子们,怎样去教他们在大灾大难面前去保护自己,去关心他人,去尽自己的能力救助自己的社会和国家。这个问题的确经常让我深思,但是也同样让我时刻想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让自己“不忘初心,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