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让本该返校学习的孩子被迫留在家中,让本该返岗的家长也被迫留在家中。各种“停学不停课”的线上学习活动层出不穷,多种多样的学习打卡方式让人目不暇接,一开始大家都对这种线上学习的方式报着很大的期许和赞同,开始有人认为:“既然能够在家上课,那学生还有必要去学校吗?”甚至有人说:“疫情让大家看到了,很多课不是非要老师来教的………”随着延后开学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家长开始着急了,赶紧开学吧!家里的熊孩子快要Hold不住了,孩子生活、学习习惯越来越差了,网课的效果还是不如线下教学。在这期间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才是好的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悟,我觉得:
教育的本质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孩子学习方法和生活技能。疫情下平时每天都要做的洗手这件小事情突然变得重要起来了。平时我们家孩子在家时,饭前洗手我都是让他自己洗好了再过来吃饭,在这个特殊时期,我有点不放心了,那天午饭前特意去看他洗手。只见他打了肥皂在那里搓手,我忍不住提醒他,要手心手背都洗干净。他说:“我知道,我们老师教了七步洗手法………”边说边示范起来。此时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孩子在幼儿园掌握地一个小技能原来是这么地重要。看似很简单、微不足道的一个生活技能在这个“抗疫”时期却成为阻断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回过头来想想,饭前便后要洗手、咳嗽打喷嚏要捂住嘴,幼儿园老师教给孩子的每一个小技能它都不简单。这些平时在园学会的小技能为孩子抵御病毒树起了一道重要的防线。
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曾经有记者问诺贝尔奖获得者:“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得到了很多与会专家的认同。把学者们的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的学习方法及自主学习的习惯,疫情当下,线下教学被迫变成了线上教学,以前在学校教育时,因为有老师在旁监督,孩子们被动地学习着,疫情当下,有自主学习习惯的孩子仍然能够适应目前的教学形式,而学习习惯不那么好的孩子,在缺少外驱力的情况下学习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相信开学后这两波孩子的差距将会非常大。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掌握生活技能的方法,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养成让他受益终身的行为习惯。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当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教育”着我们。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孩子可以影响一个家庭,当家里有个早起的孩子时,我们也会早起。当我们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无形中也会影响这个家庭,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疫情期间,当我们有一个好的卫生习惯时病毒将会无处可藏、无人可传。疫情过后,好习惯将会为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石。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风霜雨雪均是大自然的恩赐,让我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静待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