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蔓延速度让人措手不及。疫情风暴中心在武汉,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北人,我的亲人、我的同学,还有多年的闺蜜和朋友们都处在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每天睁开眼看到不停增长的确诊、疑似和死亡数字,还有地图上持续变红的颜色,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开始无处安放。在感叹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的同时,唯有在心中一遍遍默默的祈祷。
随着政府铁腕封城、延长假期、居家隔离、支援抗疫等防控措施的实施,举国上下积极配合、倾尽全力共同抗疫。国家在坚持,医护人员在坚持,每一个我们在坚持,中国地图开始变绿,确诊数据在逐渐减少,情况开始好转。我的焦虑和不安开始解除,汹涌而出的爱的力量和奉献精神持续感动着我。我的感动来源于全国14亿人民共同抗疫的决心,我的感动来源于志愿者们的乐观无畏,我的感动来源于医护人员的点点滴滴。“我是医生,我不上谁上”“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奉献”“我是护士,这是我的职责”.....这些朴实而又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职业坚守的力量。
回首来看,我从事幼教工作已19年了,当初报考师范院校时,面试考官的问题还在耳边萦绕“你为什么想读师范,为何要从事教育工作?”我当时的回答特别简单,因为我喜欢孩子,因为我想当老师。随着年岁的逐渐增长,阅历的日益丰富,终于懂得了孩子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源头。本着最简单的教育本心一路走来,带过的孩子一批又一批,带过的老师也是一批又一批,看到有些老师放弃幼师的工作纷纷转行,越发感觉坚守教育的初心真的不易。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变化实在太快,世界太精彩,外界诱惑太多,干扰也太多,让最初的教育者们彷徨前行。很多年轻的教师认为幼教工作太辛苦,教师的职业太平凡了。其实,又有哪一个职业不辛苦,哪一个工作是简单而又容易的呢?这次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没日没夜的奋战在抗疫前线,跟他们比起来,我们幼教工作是何其的幸福和快乐啊!我认为唯有始终坚守职业的初心,方能成就非凡的人生。正如龙总前期推荐的白岩松的演讲所言,育者、医者都是“德”大于行,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所谓医者仁心,教者同样如此。教育工作和治病救人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事情变好比变坏难,坚持比放弃难。
面对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我们谁也不知道,未来将要面临什么?这些都是未知数,常常感叹于梯田教育的伟大,它为幼教教育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一直以最快、最优的速度带领我们教育者不断前进,与时俱进,拥抱变化,用最初做教育的心带领大家一起,坚守在做幼教的岗位上,砥砺前行!正如陈春花教授在新书《危机自救》发布会上所说“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自己”。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教育的初心是什么,自己需要做什么,自己的奋斗方向又是什么,然后用“坚”“守”“初”“心”去勇敢迎接未来的一切挑战。
“坚”是要坚持做一个合格的做事的人。不是置身事外,指点江山,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放进去,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只有将自己融入进来,才会真正解决问题并且得到质的改变。作为教育者,回归于教育的本质,坚守最初的教育心,并一直坚持下去,相信会收获更多不一样的体验。
“守”是守住自己勇于向前的本心。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生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防守意识,也要有敢于探索和攀登的勇气。不要害怕困难,一定要学会去攀岩。现在的中国已经切换到攀岩模式,下一步往哪里爬,每一步都在考验我们的创造力和选择能力。不断创新,选择更有效的方法和方式去突破过往,唯有不断挑战者才不会落队。
“初”是回归教育的最初本质。做满足孩子们的需求点和成长点的教育,自主自发的喜欢,并愿意和它进行合拍。幼儿园不只是一个知识输出的场所,还应该是一个不断形成思想的地方。我们对儿童的尊重越多,越是能够倾听他们的声音,越是重视呈现他们的思想及思想变化的过程,他们越是能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心”是要把握自己内心财富的基本盘。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其他人连接的本事。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自己又能干什么?随心而动,随遇而安。外界环境是变化发展的,而我们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是不变的。只有心定了,方可进行有效的连接,才能开展有效的教育。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人生太短,我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真正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件事。和上哪所学校,考多少分相比,知道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感恩梯田12年的教育梦想坚守,未来的日子我们一起攀岩超越自我,坚守最初的教育梦想,勇往直前!相信用心行动就一定会有收获;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奇迹。我想前行远方的本质不是激情,而是坚守和坚持教育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