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宅家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随着“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信息大量涌入,有的家长忙于给孩子报线上各种名目的课程,家长在焦虑的同时使孩子压抑,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也使孩子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与思考。有的家长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与班级老师一道,每天有规律的帮助孩子完成在游戏中学习的任务,使漫长的假期变成充盈内心的好时机。
经过全国人民的一致努力,随着疫情控制的一天天好转,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也逐渐适应了宅家工作方式,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在线上与老师、家长、孩子互动交流。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长假期间五个“jing”,帮你搞定小“神兽”
第一个字:“净”
顾名思义:清洁、干净、净化,这里我们聚焦孩子的卫生习惯培养,从简单的饭前便后洗手到出门戴口罩、洗手七步法,防止病毒入侵等一系列动作,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心灵层面来说,内心的纯洁与干净使孩子的心灵种上庄稼不长杂草,充满阳光。这是“净”的力量。
第二个字:“静”
安静、平静,不管是教师、家长与孩子,我们每天必须留出一段时间让自己远离电视、手机及各种新闻影响,用安静的环境、平静的状态、宁静的心态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的家庭生活节奏,像我们祖辈一样回到最原始的生活状态。所谓“宁静致远”: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与实现远大的目标。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人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思路才是最清晰的,内心才是最平静的,这个时候,亲子关系也会变柔和而美好。内心平稳沉着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达到厚积薄发,有所作为。利用安静的环境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静”的力量可以帮助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跟孩子是否天资聪明没有直接的关系,而跟注意力是否集中密切相关。
第三个字:境
所谓环境造就人,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个典型的案例诠释环境的重要性,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学识渊博,在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自此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居住在坟地附近,孟子小时贪玩并且模仿力很强,经常到坟墓旁学祭拜礼仪。母亲认为这样不好,于是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于是又模仿商家做买卖以及屠杀的游戏,被孟母得知后,认为这样的环境会阻碍孩子的发展,于是将家搬到了学堂的附近。孟子跟着学生门学习礼仪以及知识,孟母认为这样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十分的高兴,便也不再搬家了。孟子受到了周围环境的熏陶以及感染,后来称为了大学问家。
环境造就人,也磨练人,家长需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用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向孩子讲述特殊时期“宅”的意义,将漫长的假期变成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第四个字:镜
镜子:榜样的力量,有一句话一直以来被教育工作者奉为经典:“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镜子里的你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比如:你想培养孝顺感恩的孩子,你只要用实际行动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时候温柔谦和;在父母需要照顾的时候尽心尽力;在父母家做客的时候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等等。
在长假期间,保持有规律的作息,与孩子按计划进行合理的生活、学习、运动的活动安排,与孩子探讨身体健康的秘诀,讲述“钟南山爷爷”的故事,让孩子以父母为镜、以英雄为镜、以历史为镜,以家庭的和谐为镜,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孩子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班级群寻找积极向上的家长作为自己的榜样。
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个大班女孩的爸爸,风趣幽默,不仅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还变着花样与孩子一起玩游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一次在班级微信群发了一个小视频:爸爸用绳子绑着一根皮带放在一个塑料盆里,随着孩子吹笛音乐节奏不停地摆动,表演“金蛇狂舞”,我不禁为这对父女暗暗点赞。可以预测,这样的女孩长大后一定是一个乐观豁达、幽默风趣的人。借镜观行,参考与吸取别人的长处,帮助自己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做好孩子一生的榜样,这是“镜子”的力量。
第五个字:竞
字面理解:“竞争”、“竞赛”的意思,在有限的空间与孩子进行角逐与比赛,用“动静交替”的原则设计游戏。如:下棋、手工、绕口令、讲故事、学英语、玩民间游戏,营造竞赛的氛围。家长有意识地“输给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兴趣;有意识地“赢孩子”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与良好的心态。根据孩子的进步与接受能力将游戏的难度进行调整,创造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培养力争上游的孩子。
让我们将“净”、“静”、“境”、“镜”、“竞”五重奏演奏好,帮助“小神兽”们适应漫长的假期,养成良好的习惯,用最佳的状态迎接疫情过后新学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