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家长都会有这些疑惑,为什么孩子被吼了之后,反而更粘人呢?其实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幼年时期,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孩子爱粘人?其实是缺乏安全感,爸妈要学会这样应对 孩子爱粘人?其实是缺乏安全感,爸妈要学会这样应对]()
如果我们脾气不好,不会控制情绪,经常吼骂孩子,那么他们一生都要背负着怯懦、自卑、偏激、敏感的包袱,没有安全感地生活。
他们缺乏自信、胆小怯懦,害怕和别人接近,担心被别人嫌弃。正因为需要安全感,所以当孩子感觉不安全时,就会黏人,强烈地依恋父母。
心理学家认为,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不仅需要父母提供物质上的照顾,更需要亲情,需要心理安全。父母如果发现孩子缺少安全感,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法,多关爱孩子。
1:家长要有稳定的情绪
很多父母总是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
比如,工作不顺心,回家就不给孩子好脸色,冲孩子出气。这样就会把受挫感,通过生理、心理的虐待施加给孩子,让需要关心的孩子,更缺少安全感。
而孩子粘人,是他们内心发出的无声渴求:“爸爸妈妈,请爱我,请用稳定的、温暖的方式来爱我!”
可惜,很多人听不到孩子的渴求,错把孩子黏人当成一个坏习惯,想方设法消除掉。
殊不知,问题的根源在自己这里,是自己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发火,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需要改变的,是大人自己。
2:和谐的家庭氛围
很多父母在出现问题时,总试图归因于孩子,觉得要是没有孩子,一切都会好的。
其实,问题的源头在父母身上,夫妻关系才是家里的定海神针。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过:“无论国王还是农夫,只要他家庭合睦,便是世界最幸福的人。”
家庭合睦,父母恩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家在,爸妈的爱在,孩子才能喜笑颜开。拥有一个安康快乐的生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3:学会赞赏激励孩子
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与赞赏。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评判儿童的行为却经常发生。这一刻还晴空万里,下一刻就电闪雷鸣,这种不确定感,会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对于孩子,要宽容些,孩子做了错事,少指责;做了好事,要多表扬、赞赏。
有的父母很少夸自己的孩子,却总是夸人家孩子好,而且当着自家孩子的面夸。这样就会让孩子误解:“爸爸妈妈爱的是别的孩子,而不是爱我。”
还有的孩子认为爸妈的爱,是有条件的,他表现得好,爸妈就爱他;表现得不好,我爸妈就冲他发火,就不爱他了。
对于这类孩子,父母更应该多关注、多激励孩子。
4:巧用爱抚效应
通常,在孩子情绪不良时,拥抱最能稳定孩子的情绪。
比如摔坏一只杯子,父母可以先拥抱或抚摸他的后背。这是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暗示:虽然我做了错事,妈妈还是爱我。
当孩子被妈妈拥抱时,大脑会释放“拥抱激素”,能让孩子感受到被信任和安全感。在妈妈的怀抱里,他会感到妈妈的爱,感到温暖和接纳。
孩子不会凭我们长期的行动,来评判我们对他的感情,更容易根据我们一时语气的软硬,来判断我们是否依然爱他。
所以在父母批评他们的时候,他需要在父母这里索取足够的安全感和确认。确认妈妈是爱他的,即便在发脾气时,也是爱他的。此时,千万不要强行推开那个黏人的孩子,而是应该以拥抱回应他。
一个孩子在满满的安全感中成长,长大后才能形成独立和健康的人格。真正得到过爱的回应的孩子,才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感,去独自应对外界的世界,独立于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与所有父母共勉。